•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全省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3-02-13 浏览次数:148 文章来源:转载

       立春已过,气温逐步回升,全省小麦自南向北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和拔节期,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最新一期苗情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省小麦平均主茎叶龄6.6,单株茎蘖数3.4个,次生根6.5条,亩茎蘖数80.3万,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一类苗占比较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增加7.3和6.3个百分点,面上苗情长势总体上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苗情两级分化,“两头苗”现象较为突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茬口播期跨度大,尤其是稻茬麦区部分田块因腾茬迟,播期偏晚,加之播期播量不协调,苗情差异较大。沿淮淮北麦区部分早播且播量偏大的田块,群体较大,叶片受冻发黄,后期倒伏和倒春寒风险较大。二是“旱冻叠加”导致局部冻害,越冬以来气温起伏较大,先后出现两次大幅降温过程,最低温度降至-9℃,导致部分旺长苗和弱苗受冻,尤其是整地质量差,土壤塇松,墒情不足,苗小苗弱和旺长苗田块受冻程度相对偏重。三是冬前化除面积较少,部分田块杂草偏重发生,个别麦田出现纹枯病、麦蜘蛛等病虫危害。四是一月中旬以来的持续降水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过多,尤其是稻茬麦区部分低洼田块,出现田间积水,影响小麦根系正常生长发育。五是据气象部门预测,我省今冬明春气候总体将呈现“冬冷春旱”的特征,局部地区发生极端强降温、大风、雨雪、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针对春季小麦苗情长势和气象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控旺促弱、分类管理,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的技术路线,以生育进程为主线,以苗情墒情病虫草情为依据,以弱旺苗为重点,抓住早春有利时机,加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再夺夏粮丰收。

       1.因苗早施返青肥。2月上中旬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返青肥的施用应因地、因苗而异。对因播种偏晚、底肥不足、整地播种质量差、秸秆还田镇压不实及干旱冻害等原因造成苗黄苗弱且尚未追肥的田块,应抓住近期降水的有利时机,及早追施返青肥,促弱转壮。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促进春季分蘖早生快长。对前期肥料充足,生长较好的壮苗或旺苗麦田,则可不施返青肥,以控制无效分蘖,避免群体过大,造成后期倒伏和病害发生。

       2.适时化控防倒伏。对于部分因抢墒早播、播量大,群体偏大或施肥过多、浇灌及时,已发生旺长的麦田,或种植抗倒伏能力差的高杆品种田块,根据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在小麦返青起身期适时选用壮丰安、多效唑、稀效唑等化控剂进行化控,或机械镇压,以缩短基部节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壮秆防倒。

       3.及时防控病虫草害。针对冬前没有化除或除草效果不好的麦田,要紧抓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及早进行化除,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对路药剂,抓住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段及时开展化除,要注意气温、墒情、杂草类型、用药时期及用药量,避免发生药害。要突出抓好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等重点病虫的达标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4.科学普施拔节肥。追施拔节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对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尤为重要。拔节肥追施时间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一类苗于3月中下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已追施过返青肥的二、三类苗,可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追施尿素6~8公斤。鉴于目前小麦基肥施用量一般都较为充足,为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小麦生育中后期贪青、倒伏,务必掌握好施肥总量。遇旱时追肥与浇水相结合。

       5.清沟理墒防渍害。沿淮江淮稻茬麦区,随着气候转暖及降水量的加大,田间湿度大,易出现积水,要及时清沟理墒,实现“三沟”配套,保持田间排水通畅,除湿降渍,促进根系健壮生长。

       6.防范“倒春寒”和低温冷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或低温冷害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减轻低温危害程度,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冻能力。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新美洲星、黄腐酸肥等营养型叶面肥。发生部分茎蘖幼穗冻死的麦田及时结合浇水灌溉,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促进恢复生长。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475号